感謝同學多年對我課堂的支持(特別由中四開始上堂到中七的同學)。如果你由中五,或六開始上我經濟課堂, 我相信你已明白經濟學的運作。經濟學的重點就是計算成本效益( COST AND BENEFIT). 最後呢一課我要教大家就是由COST AND BENEFIT到人生態度, 作我們整個課程完美的終結。
經濟學從COST AND BENEFIT 為起點分析人類的行為, 一個理性的人做每一個行為都是爭取最大的利益。整個課程的訓練在於培訓同學一種「算到你盡」的邏輯思維。經濟學反對AA制, 一群人晚飯的時候, 如果用最簡單的夾錢方法,最終結果會鼓勵點昂貴的菜色。 例如原本我打算食意粉, 但因為夾錢另到我點牛排的成本下降,這樣就會提供誘因另我點貴的菜色。 所以經濟學會支持自負盈虧的付款方式(自己俾自己個份)。為什麼經濟學家支持罪犯付罰款以代替坐牢? 因為坐牢會加大納稅人的成本,部份稅收要支付監獄的成本。沒有理由你犯法, 我要負擔成本。所以罰款是較佳的方式去阻嚇犯罪者。經濟學的架構就是COST AND BENEFIT
當你開始掌握經濟學「算到你盡」的思考方式,最後一步你要學識放棄以這種方式去做人。當一個人經常算到人盡,其實自己是很蝕的。 世上有很多名成利就的人,你從他們的言行,你會發現他們的生活不是你想像那麼愉快。 一個有錢人在街上被別人踩到, 他們會很憤怒。 因為你不小心行路的成本, 要由我負擔。這是很不公平的事。 名成利就的人,被人背後講閒話, 他們都很介意。用經濟學的語言去表達,講是非者有快感的得益,而成本卻由被講者承擔。名成利就的人都很介意的。
上述的情況在現實生活很普遍,可見單單名成利就, 不能提高人的生活水平。要消去名成利就以外的怨氣,藉以提高你的生活水平,方法在於別要算得太盡。 在社會中,大部份人面對的問題未必是生活的問題, 大部份都是如何處理身邊人的問題。被人講閒話,被人踩親, 找少左錢等等, 面對這些問題,很多人足以埋怨一整天。城市裡的人, 你很少會有人抱怨:「今天唔夠錢買番薯食」 大部份怨聲載道的多是:「阿邊個點點點」很多生活上的怨氣都是來自身邊的人加大了自己生活上的成本。所以提高生活質素, 方法是減低對身邊人的怨氣,而減低怨氣就是別算得太盡。簡單而言,別人佔我們小便宜, 就放他一馬。
如果你的COST AND BENEFIT算得宏觀一點,我們被人佔便宜, 大部份情況下都是小便宜。你被人佔小便宜就大怒, 你有冇想清楚你佔世界的便宜有多少? 你買電泡, 你有付發明費給愛迪生嗎? 如果你是大學生, 你的人工被中學生高, 你一生佔盡他們的便宜,人家只佔你少少, 你就動怒,未免太小家。 你是中學生, 你覺得社會佔你很多便宜, 你大可以到荒島住, 香港有很多荒島, 你放棄這樣做是因為在社會生活的價值比荒島高。可見你從別人身上得益不少。你佔人家500蚊便宜, 人家拎你10蚊, 你就大怒。你算得太盡, 食得太盡。
所以最後一堂, 希望大家可以學習別算得太盡的道理。人家話你唔靚,你很不開心, 因們佔你便宜。用經濟學量化的方法,俾20蚊你, 我而家話你唔靚, 你制唔制? 當你接受這個交易,即等於說人家在沒有付款的情況下話你, 等於佔你20蚊便宜。何需為20蚊動氣? 單計愛迪生呢條數,如果燈泡每日版權10蚊, 你一定會俾, 你一年佔愛迪生3650蚊的便宜。計落條數, 你人生OVERALL都有賺。只要你抱唔係賺盡既心態, 你的人生比名成利就的人過得更成熟, 更愉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