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為什麼支持器官買賣?

全球世界各地很多地方的人正等待器官移值。用經濟學的術語去表達這個長時候等待的現象正是求過於供。為什麼要以經濟學求過於供的術語層術? 假如橙出現求過於供的現象。橙的價格會上升,這提供誘因給生產商多種香橙,從而解決求過於供的問題。長久以來,市場是值得信賴的資源分配方法。為什麼器官上的資源分配不以市場解決?換句話說,器官理應可以在市場上出售。

經濟學家GARY BECKER(貝加)曾大概推算活人器觀移值的價格。腎大概是15000美元,肝是35000美元。一個人有兩個腎臟,其中一個腎臟是多餘的。而肝臟移值只需要肝臟的一半。而肝臟是會再生的。換言之,被切去的肝臟會隨時間慢慢長大。

有人反對器觀買賣的原因是賣出器官多數是窮人。但讓窮人出售器官不是更能幫助他們嗎? 只計算賣出的腎及肝臟(不包括眼角膜、牙齒、骨骼、皮膚、血等),出售者可獲接近150萬的純利。150萬可以解決貧窮的人很多的問題,例如住宿、子女讀書的問題。為什麼不給予貧窮的人多一個至富的方法呢?

當然,除了「生產商」有得益外,消費者也可以得益。在美國,每年大概有3000人在等待腎臟移值時去世。有1500人在等待肝臟移值去世。在現行的制度下,器官只能靠捐贈的情況下。能夠受惠的人一定較可出售器官的制度為小。器官出售制度下提供誘因給人們增加供應。試想像如果蘋果不能在市場出售,只能捐贈。我敢人頭保證,蘋果的產量必然大幅下降。器官出售可增加器官供應量,從而救治更多病人。

最常聽到反對出售器官的論調是當器官可以出售,只有富有的人可以購買到器官,窮人就沒法受益。假設有4個病人, 兩個窮人, 兩個富人及兩個肝臟。如果以價格去分配器官,最終兩個富人獲救。假如以抽籤形式去分配,有機會出現一個富人及一個窮人獲救的結果。這個結果從某些人的觀點出發會感覺上較為「公平」。問題是, 為什麼一定要有一個富人死去,才算是公平的制度? 富人要經過努力才可以積起財富。讓努力的人有回報不是更合理的制度嗎? 如果你有兩個小孩, 一個考試100分, 一個考試0分。你會把糖果給予那一位孩子?

再者, 在可出售的情況下,由於器官供應量增加。假定現有3個肝臟供應,比之前一個制度多出一個肝臟。最後結果是2個富人及1個貧人獲救。「較多人獲救」一定「比較多窮人」獲救更重要。所以多個重要的角度分析,器官買賣對社會有莫大的利益。

1 則留言:

  1. 請問這篇文章是由您撰寫的嗎?
    不錯哦! ,如果能再列舉出一些可能性的配套行政措施跟辦法! 應該會產生一些衝擊效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