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人生態度

人生中, 你可以改變到的事佔10﹪
其餘90﹪,則看你如何面對事情


客觀

很少聽人用「客觀」去讚賞一個人
「佢睇野幾客觀」
這是因為社會缺乏欣賞客觀的價值

如何看待看不起自己的人

如果你不是一無事處
沒有必要在意別人
看不起自己
因為那只是以偏蓋全的謬誤
愈是對自己有信心
愈過得自在

何謂電影

我喜歡既電影就正如Stanley kubrick 所講

「一部電影像音樂多於小說。電影應該是情緒和感覺的漸進。
主題、情勢背後的原因和動機、意思等等....那些都是後來的事。」

感覺最重要, MESSAGE, 邏輯等一切都是次要

史匹堡的WAR HORSE就到達此境界
故事有犯駁位, 有不合情理的部份
但這些都是留給不懂欣賞電影的人來挑剔

重點是導演能創造強烈的感覺
就如抽象畫一樣
這就是藝術

電影是感覺的記錄

藝術是感情的交流

感情可以對天地宇宙, 可以對人, 可以對物, 可以對時間, 可以對事件
藝術家透過媒介(畫, 音樂, 電影, 小說)表達情感
而重要的是該藝術家的感情要真實
真實的感情就好看了

矯情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沒有真實的感情, 強要做出來的感覺
不真實, 不好看

我喜歡許鞍華導演的電影
從她的電影
我看得出, 她對世界存在真實的感情
她的電影就是記錄
這世界給她的感覺

日本電影

我很喜歡日本電影

其中一部日本電影的經典是小津安二朗的東京物語
電影的其中一個特點是拍攝視點
導演刻意安放鏡頭於距離地面約一公尺
這樣就能讓觀眾好像坐在榻榻米上的高度所看到的世界

由導演安放鏡頭位置可推想,
這是一部寫實電影
導演盡量將世界真實的一面投放給觀眾

為什麼要真實
由於真實
感覺也特別有真實及強烈
(就如紀錄片, 看日軍侵華, 由於真實, 所以感染力大)

我個人認為東京物語其價值在於
導演創造出洽如其份的真實感覺(岩岩好)
而不是濫情, OVER左既戲( 很多韓國電影都是如此)
這是難度很高的事

看東京物語
是品味表現

劇本


一個好的劇本就如一個複雜的網
編織得絲絲入扣

好的劇本需要乎合不同的特性
我的分析如下

1)
故事流程大多包括起承轉合
花太多時間在引旨
故事沒有轉變的位
等都是失敗的例子

2)
故事一定要有追看性
追看性就是看劇中人物如何解決問題( Conflict)
一個劇如果沒有Conflict 要解決
就缺乏追看性, 多為失敗的劇本
例如侏羅紀公園就是看主角如果逃出恐龍島

3)
好的劇本一定包含主題
主題多為哲學性問題
人性, 上帝是否存在, 人生的意義等
這個主題決定很多劇本其他因素
在選擇事件放入劇本的時候
與主題有關入, 與主題冇關剔出
所以如果沒有主題, 故事的事件會變得混亂

4)
時代背景選擇也與主題有關
港產片花樣年華, 其中一個主題是愛情的遺憾
故事要選取在60-70年代, 這是因為當時愛情的價值觀
才能產生這個遺憾
好的劇本會考慮時代背景與主題關係
早年前TVB巾幗選抗日時代, 就是失敗的選擇
因為沒有資金拍大場面, 所以拍不到抗戰的震撼
而主題亦沒有需要選擇抗日時期
為什麼不選一個較易拍的時代背景?

5)
人物角色背景的選擇也不是隨機
例如當男主角的職業為警察
我們應該問, 為什麼是警察而不是消防員
這個選擇也是與主題有關
例如杜琪峰的柔道龍虎榜
主題是倒下要懂起身往前走, 追求夢想
這解釋了為什麼男主角是打柔道而不是打籃球
柔道的特點就是必定會倒下, 重點不是倒下, 重點是性起身再戰

6)
好看的人物角色一定要夠立體
所謂立體是人物有與主題有關的背景
通過故事解決問題的過程
該人物會有所轉變
這樣觀眾才會關心故事的人物
平面的角色是一係忠, 一係奸
忠就忠到尾, 奸就奸到尾
如果說人物立體, 無間道的角色就非常立體

7)
配角也不是隨機選擇
通常配角比較簡單
而好的劇本連配角都會與主題有關
所以要了解一個劇本的主題
最容易的做法是看其配角

好的劇本, 無一個選擇都是絲絲入扣
日本有很多很好的電影都會合乎上述的原則
值得推薦

(好的劇本, 不等於好的電影。我個人認為好的電影重點是感覺表達。你可以有好劇本, 但拍不出感覺, 不是好的電影。沒有好的劇本, 但拍出感覺, 卻是好的電影。所以兩者可以沒有關係)

電影感覺

好的相片
有強烈的感覺

好的電影
就是一堆好的相片組成

一堆感覺壓迫著觀眾

宗教之路

成長過程
我們學會懷疑
懷疑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盲目要求理由使我們偏離信託的本能

人本身就有信託的智慧
就如本能一樣
無需理由
信託依賴自己的本能

保持赤子之心
愈能掌握信托之能
愈能與宗教接通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狂舞派

<<狂舞派>>
我誠心呼籲大家入場支持這部香港電影。不僅是用心製作那麼簡單,而是一部值得香港人驕傲的電影。

這類氣氛的電影多出現於日本電影,例如<<談談情跳跳舞>>,<五個相撲的少年>>, <<喇叭書院>>等等。這些都在日本金像獎獲得很多獎項。甚至乎早前很受歡迎的一部印度電影<<作死不離三兄弟>>。看<<狂舞派>>後,很驕傲我們香港導演都可以拍出跟這類同樣優秀的作品。實在令人非常興奮。從此多了一位我喜歡的導演﹣﹣黃修平先生。

特別一提,我非常欣賞這個劇的劇本。接近結尾的時候,跳舞比賽對手問主角"how far you can go for dance?" 當女主角講完自己可以唔訓唔食就係為跳舞。這時那位跳舞對手拉起褲腳。原來他為了可以為了繼續跳舞而切去了一隻腳。這是對真正into 自己興趣的狂熱。深刻地點出電影的主題。

而當你以為這已經是電影的高潮。好戲在後頭,全部電影一直推動著女主角最後要挑戰一隊很強勁的街舞團隊(Rooftoppers)。我一值擔心著劇本如何修尾,因為全劇一直都講Rooftoppers是非常非常利害。主角如何合理地擊倒Rooftoppers是這劇本起,乘,轉,合。最後合的關鍵。如果劇本設計不合理, 任你前面鋪排多好,最後都會淪為爛戲。而最後,劇本安排受傷的女主角用手指的投影跳以及依著拐杖跳。看到這樣的安排, 我是呆了。熱誠就是舞的最高境界。即使只剩手指或一隻腳, 都要跳下去。完美地把一個戲劇的Conflict 切底拆開。我當是很想起身鼓掌。

當然要欣賞的不只是劇本, 導演, 演員, 攝影等等都是非常好。

說到尾一部這麼出色的電影,最後都要消費者入場支持。

我很討厭一類粗制濫造的香港爛戲經常叫消費者支持港產片入場睇戲。這跟本是扮乞丐呃飯, 非常無恥。

但如你一直希望支持香港本土電影,但不 希望是騙案受害者。
機會來了!
聽日去買飛, 盡情享受吧!

我的志願

忽發奇想…
細個有一條好老套既作文題叫「我的志願」
奇實諗深一層呢條跟本吾係作文題
佢根本係iq test
中等智力會答醫生律師工程師
答呢d都係中等智力因為理性d諗
你個個寫呢d有幾多個真係做到
吾考慮實際情況
你不如寫你既志願係batman 變形俠醫嘜dull
再蠢d既答案係有考生以為真係問志願
我識有個朋友
真人真事。三兄弟
大仔答佢既志願係揸 巴士
二仔答揸小巴
三仔搭揸的士
佢阿爸當場噴血
我知你想講職業冇分貴賤
呢句說話既用法吾係隨意用
係有語境
個語境係同人地仔女講
我細個已經洞悉呢條題目既marking
呢條題目既答案個d乜醫生律師工程師
就係人都吾知實際呢班友係做咩
咁點解要答呢d marking
聰明既人就係歸納法做得好
上述個d職業既共通點就係搵到錢
所以聰明既同學係會睇到條作文題
真正係問
我的搵錢志願
能夠真正睇到呢條題目
仲吾係iq 200?
所以我應認為答律師醫生都係低手
呢d職業經吾起經濟周期
同民間藝術一樣會被洶汰
最聰日既答法係
我的志願是賺大錢
呢個答法係無敵
因為全句係
我的搵錢志願係賺大錢
有接受過教育都知呢句叫重言句tautology
係一定正確
而呢個就係成年人世界既marking scheme
搵吾到marking既細路會食蛋
搵到marking 既細路就係社會普遍認為成功一群

從歷史到BBA

中國歷史係祖先積下既經驗
其他國家想學都未必有
學做人, 玩權術, 治大國 
最後以人生大哲學結尾
多少天下事, 盡付笑談中
讀通中史好過讀MBA, 好過讀厚黑學

中史冇人揀
其實同大學BBA收生高過文學院,理學院一樣騎呢
究竟邊D先係真正有用,真正有價值?
冇人去考究
最緊要係個名改得勁

BBA (工商管理) 最利害就係改左個勁名
我認為要救中史,幫佢改過個名就可以
例如叫做
環球計量管理學(GQM)
(咁你問人讀咩, 佢答GQM, 幾型)
我肯定報讀人數急升

最尾教番中史都係一樣
反正唔會有人理
讀BBA既學生,
大部份都唔知自已係讀乜

使命

在我課堂,我經常強調思考及性格重要性。
我認為只有真正人才, 才會在這考試脫穎而出。
所謂人才就是擁有正確思考能力及虛懷若谷的性格。

無疑, 把問題簡單化/技術化,令學生處理簡單題型, 可幫助製造一種很明的感覺。
但這種技倆,跟行走江湖風水佬行騙無別
最終學生會經不起考試的門檻, 被淘汰出局。
以這種形式出現的補習課堂,會令這個行業及自己讓別人看不起。

使命,或許是人對上天接收的一種非理性感通
(無需經過思考,本能地認為自己應該要去做的事)
我相信我的使命是在課堂帶出思考及性格的重要性。
我認為只有堅持這個使命才使我、 學生及 社會獲得真正價值。

今年收生比過往多三倍。
學生人數愈多,意味著將會受我影響的人愈多。

歷史上的偉人, 他們有機會窮一生心力改變世界。盡生命的意義。
我幸運地也有機會讓我窮盡一生心力
改變無數人的生命。
盡上天給我的使命。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

大學時候, 其中一本我很喜歡的讀物是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

從小到大, 我們接觸很多電視劇集或電影。戲—--可以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但你有否想過, 什樣的演出才稱得上好戲? 最佳男演員的判準是什麼?相信大部份人對演戲的了解只停留在維妙維肖或「佢真係扮得好似」這個層次。

事實上,演戲是一門藝術。史氏《演》這本書就是把演戲的藝術層面有系統地寫出來。

例如演繹一個角色要合理,對一個新相識的美女講「我愛你」是合理。對一個新相識的醜女講「我愛你」就是不合理。對醜女講我愛你, 演員需要合理的理由支持這句台詞。如果不合邏輯, 台詞會變假, 生硬。當劇本沒有交代清楚, 演員就要了解角色,從而合理化整件事。可能醜女似他的媽媽。這就有充足的理由另演員Build up 情感說出台詞。這就是進入角色, 即入戲。

《演》一書還有很大的篇幅講述演員如何進行情感交流。演戲其中一個價值是欣賞演員處理交流。這種情感的交流可以是跟對手, 自己, 觀眾, 甚至於道具交流。新手的演員自會顧住把台詞有自信地說出。層次最高的演員即是肢體也是跟觀眾交流。肢體也是戲。《演》其中一章就是要求演員佩上面具做戲。目的是讓演員不可以有任何面部的交流。訓練的就是演員的肢體。最高境界的戲是沒有對白, 只一個眼神, 演員也跟觀眾交流著。這就是好戲。

戲是一門藝術。不要再流於台慶的鬧劇。

這個月, 從文化角度來說是非常難得。同一時候有兩套好演員的戲。分別是演桃姐葉德嫻及演戴卓爾夫人梅麗史翠普。

一個人的價值,其中一部份是在於他對人文價值的了解。想做個有文化的人。何不讀一讀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然後找一個下午到戲院欣賞兩位大師的表演再印證書出的理論。提升一下自我文化修養。 從這年開始, 就展開你的文化之旅。

lomo 人生態度

Lomo後既相
朦朦地一定會靚左
做人一樣
隻眼開,隻眼閉
呢個世界都會靚d
幾時眼要開?
幾時眼要閉?
這就是做人的藝術
 

同性戀病

經常性都係咁
0個期興既野
我要隔一排
先會開始認真思考下
早排有牧師話:「同性戀係病」
牧師既講法正唔正確
(這裡探討的不是應否支持同性戀。我感興趣的是從思方學出發, 什樣去討論這個問題。)

要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內容
同性戀呢3個字會係好清晰
唔需要去DEFINE

所以整句句子關鍵字係「病」
「病」一字的意思是什麼
一般用語「病」係指傷風, 肚痛, CANCER等等
粗略理解呢個字既用法係指當身體不抒服, 或壽命會被縮短的時候
就可以稱為「病」

但思覺失調, 自閉等也是病的一種
所以「病」應該包括當一個人正常生活受影響的時候可以稱為患病

通過粗略分析, 「病」的一般用法是指另當一個人身體不抒服, 壽命縮短, 或正常生活受到影響就可以稱為患病

如果「病」的意思是上述的情況
那麼同性戀是否一種病?

同性戀不會另身體不抒服, 或壽命縮短,
至於影響正常生活, 我估計同性戀跟異性戀在生活上沒有很大的不同
起碼我不能就一個人的生活而判斷他是異性戀或是同性戀

(假設同性戀沒有影響生活或沒有太大的影響)
那麼按一般「病」的用法
同性戀就並不是病

如果牧師純粹把聖經不容許的行為
用「病」去形容, 是改變了「病」的正常用法
按這個用法
如果一個人信觀音, 也可以稱「病」
那麼信觀音的人就需要看醫生了

如果牧師能夠舉証同性戀會影響生活
例如像思覺失調, 自閉等
那麼牧師的講法可能合理

我感興趣的並不是聖經講法是否正確
或應否支持同性戀
或同性戀是否會影響生活

我感興趣的是當我們碰上一個問題
思考的方向應從何入手

野蠻

野蠻

我對這個詞的理解是指未受教化的行為
所謂教化是指能掌握人類在理性, 文化, 品味等範疇的知識

例如當接受教化後, 我們普遍接受食人為不當的行為
這時
食人族可稱為野蠻人

人類建立的知識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理性
沒有理性等於掌握不到人類最重要的價值
也就是缺乏教化
就是野蠻的表現

言詞之野蠻是指言論沒有理性的支持
例如
有人會說: 「你又唔係我, 你點解要批評我」
這類講法有自我推反的問題
因為講者都是批判別人

社會上有很多沒有理性支持的說法或思想
但又非常流行且廣為應用

這類說法反映理性的缺乏
等於缺乏知識的教化

以我對野蠻一詞的用法
可以稱為野蠻思想
或野蠻說話

失敗者

對於失敗/困難
有兩個解釋:

1) 件事太難
2) 自己唔夠努力

選擇1, 與智力有關, 關阿媽事(D基因唔靚)
選擇2, 關自己事, 

大部份人
揀選選擇1,
因為可以把
責任推卸
這是切頭切尾的失敗者

一人一票

民主, 一人一票
已經成為宗教信仰的教條
任何事情加上一人一票
就會文明化(Civilization?)
幾時諾貝爾物理學獎都可以讓我投下神聖一票?
(我物理學知識停留於地心吸力)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選美

咩人會參加選美
我認為係心地太善良既人
心地太善良就以為
世界美的標準
會考慮內在美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Book 11 Consumer Surplus & Producer Surplus -- Plan B

91   8 D    91 17 A    94  12 deleted
95   3 B    00 10 A     01   2 A
02 10 D    06   2 B     08   5 C
98 16 D     01  9 D  
DSE PP 14  A
DSE PP 15  B
DSE PP       C
2012      19  B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我喜愛的書

李天命所有系列,金庸所有系列,演員的自我修養(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Free to choose ﹠ Capitalism and Freedom ( Milton Friedman) , Economics of life ( Gary Becker) , 泰晤士河畔(陶傑), 紅樓夢(曹雪芹),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 Russell) ,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analysis( John Hosper), Romeo and Juliet, king lear, Hamlet, Othello (shakespeare), oepidus, Inroduction to logic ( Copi), Sophies's Wrold (jostein Gaarder), Uncommon Sense (becker), 經濟解釋(張五常),

我喜愛的電影

色戒,Life of Pi, 羅生門,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set, a clockwork orange, eyes wide shut, the shinning, tax driver, 東京物語, 桃姐,天水圍的日與夜, 談談情跳跳舞, 告白, miss little sunshine, war horse, Schindler's list, La Pianiste, 買兇拍人, Dinner Game, The Orphanage, Red, White , Blue,   蜘蛛巢城, 無間道, 大紅燈籠高高掛, 紅高粱,brokeback mountain, the godfather, Slumdog Millionaire, 黑幫有個荷里活, 黃昏清兵衛, La vita è bella (一個快樂的傳說),Crash⋯⋯

工聯會狂想

如果唔讀大學, 慳左廿萬
全部拎哂去報工聯會D班
水電A牌, 水喉, 寫Programe, 寫APPS, 摧眠,西班牙語, 日文,西裝裁剪,職業鎖匠,遊樂船隻 二級操作, 家居維修,紅外線感應水務設備安裝研習班,日本茶道,中醫導引按蹻養生運動, 曼陀羅「Mandala」彩繪心靈治療之旅,結他流行曲彈唱高班,聖誕薑餅屋實習製作班等等等等

你成個多拉A夢咁款, 仲有得輸?
諗諗佢

獨立思維

擁有獨立思維
並非生活上的小事
都要獨立思考一番

在重要的觀念
人生交叉
依賴的是自己的思考
已經發揮獨立思考的價值

能夠做到這一點
已經是難能可貴
因為很多人
即使是影響多大
所依靠的都是流行的看法
即隨波逐流


平凡會得到全世界
卻輸了自己

普選

如果特首需要一人一票普選
為什麼沒有人爭取大學校長
由大學生一人一票普選出來
性質有何分別?


黑白照

沒有色彩
剩下情感
這是黑白照迷人的地方

男人

物質享受要比另一半差
這可反映出他的價值觀




價值觀:愛情觀,文化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