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從消費者盈餘到快樂的根源

經濟學有一個術語叫Consumer Surplus(消費者盈餘) 簡而言之, 一個人從購物得出的快樂取決於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值減去實際需要支付的價值 如果你願意支付1000元, 但實際需要支付1元。你的快樂程度是999元。 所以不勞而獲為最快樂。因為成本夠低。 由消費者盈餘概念, 我想出一個Idea 有錢, 高學歷,才華 都不及靚仔所得出的快樂為高 假設由追求異性得出的快樂程度一樣 以金錢, 學歷, 才華及樣貌追求異性的條件中 樣貌所付出成本為最低 (生出黎就係靚仔, 就係吸引異性, 用錢追求要俾大筆錢, 例如買遊艇, 才華要花時間作詩, 安排鋼琴表演, 高學歷要花時間解釋理論) 換句話說, 靚仔最接近不勞而獲 所以消費者盈餘(快樂程度)為最高 所以靚仔應該較為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