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伽利略身旁的小雞

伽利略問。「為什麼我的很多朋友以前委支持我, 現在都攻擊我」 尼科利說:「你對人性的了解, 遠不如你對天體的了解。你的名聲太大,這就是原因。 小時候我見到一群小雞圍啄一隻流血的雞。我問奶媽,奶媽說, 雞和人一樣,只要發現比較出色又遭到了麻煩, 便聯合起來把它啄死。」 小人最喜歡講你唔得唔得 你一講自己得, 佢會話你自大, 乜乜乜 因為佢最驚係見到你最終真係會得左 所以有獨立思考非常重要 有獨立思考就可以 即使身邊全部都係呢班人 都可以唔受影響去achieve 自己既夢想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WAR HORSE

我喜歡既電影就正如Stanley kubrick 所講 「一部電影像音樂多於小說。電影應該是情緒和感覺的漸進。 主題、情勢背後的原因和動機、意思等等....那些都是後來的事。」 感覺最重要, MESSAGE, 邏輯等一切都是次要 史匹堡的WAR HORSE就到達此境界 故事有犯駁位, 有不合情理的部份 但這些都是留給不懂欣賞電影的人來挑剔 重點是導演能創造強烈的感覺 就如抽象畫一樣 這就是藝術

黐餐遊戲

完整劇本的喜劇是很難得 「黐餐遊戲」是其中一部值得欣賞的喜劇 電影講述一班有錢人。他們每星期都會有一個比賽。 比賽就是他們各自帶一個白痂共享晚餐。 (被邀的白痂是不曉得自己是被有錢人作弄, 他們都以為是有錢人欣賞他們各自的「才能」, 而被邀致晚宴) 晚餐其間, 各白痂都會鬥白痂。 而有錢人通過作弄白痂而獲得歡樂 最後成功帶最白痂入場的一位有錢人就是勝出者。 當中其中一個白痂原來是隱含一個悲慘的故事 而這個悲慘的故事 就是在作弄白痂的過程慢慢一層一層的滲出來 最後觀眾發現 歡樂的背後隱含極大的哀傷 這感覺非常震撼

東京物語

我很喜歡日本電影 其中一部日本電影的經典是小津安二朗的東京物語 電影的其中一個特點是拍攝視點 導演刻意安放鏡頭於距離地面約一公尺 這樣就能讓觀眾好像坐在榻榻米上的高度所看到的世界 由導演安放鏡頭位置可推想, 這是一部寫實電影 導演盡量將世界真實的一面投放給觀眾 為什麼要真實 由於真實 感覺也特別有真實及強烈 (就如紀錄片, 看日軍侵華, 由於真實, 所以感染力大) 我個人認為東京物語其價值在於 導演創造出洽如其份的真實感覺(岩岩好) 而不是濫情, OVER左既戲( 很多韓國電影都是如此) 這是難度很高的事 看東京物語 是品味表現

藝術

藝術是感情的交流 感情可以對天地宇宙, 可以對人, 可以對物, 可以對時間, 可以對事件 藝術家透過媒介(畫, 音樂, 電影, 小說)表達情感 而重要的是該藝術家的感情要真實 真實的感情就好看了 矯情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沒有真實的感情, 強要做出來的感覺 不真實, 不好看 我喜歡許鞍華導演的電影 從她的電影 我看得出, 她對世界存在真實的感情 她的電影就是記錄 這世界給她的感覺

劇本

一個好的劇本就如一個複雜的網 編織得絲絲入扣 好的劇本需要乎合不同的特性 我的分析如下 1) 故事流程大多包括起承轉合 花太多時間在引旨 故事沒有轉變的位 等都是失敗的例子 2) 故事一定要有追看性 追看性就是看劇中人物如何解決問題( Conflict) 一個劇如果沒有Conflict 要解決 就缺乏追看性, 多為失敗的劇本 例如侏羅紀公園就是看主角如果逃出恐龍島 3) 好的劇本一定包含主題 主題多為哲學性問題 人性, 上帝是否存在, 人生的意義等 這個主題決定很多劇本其他因素 在選擇事件放入劇本的時候 與主題有關入, 與主題冇關剔出 所以如果沒有主題, 故事的事件會變得混亂 4) 時代背景選擇也與主題有關 港產片花樣年華, 其中一個主題是愛情的遺憾 故事要選取在60-70年代, 這是因為當時愛情的價值觀 才能產生這個遺憾 好的劇本會考慮時代背景與主題關係 早年前TVB巾幗選抗日時代, 就是失敗的選擇 因為沒有資金拍大場面, 所以拍不到抗戰的震撼 而主題亦沒有需要選擇抗日時期 為什麼不選一個較易拍的時代背景? 5) 人物角色背景的選擇也不是隨機 例如當男主角的職業為警察 我們應該問, 為什麼是警察而不是消防員 這個選擇也是與主題有關 例如杜琪峰的柔道龍虎榜 主題是倒下要懂起身往前走, 追求夢想 這解釋了為什麼男主角是打柔道而不是打籃球 柔道的特點就是必定會倒下, 重點不是倒下, 重點是性起身再戰 6) 好看的人物角色一定要夠立體 所謂立體是人物有與主題有關的背景 通過故事解決問題的過程 該人物會有所轉變 這樣觀眾才會關心故事的人物 平面的角色是一係忠, 一係奸 忠就忠到尾, 奸就奸到尾 如果說人物立體, 無間道的角色就非常立體 7) 配角也不是隨機選擇 通常配角比較簡單 而好的劇本連配角都會與主題有關 所以要了解一個劇本的主題 最容易的做法是看其配角 好的劇本, 無一個選擇都是絲絲入扣 日本有很多很好的電影都會合乎上述的原則 值得推薦 (好的劇本, 不等於好的電影。我個人認為好的電影重點是感覺表達。你可以有好劇本, 但拍不出感覺, 不是好的電影。沒有好的劇本, 但拍出感覺, 卻是好的電影。所以兩者可以沒有關係)

電影

一部電影像音樂多於小說。電影應該是情緒和感覺的漸進。 主題、情勢背後的原因和動機、意思等等....那些都是後來的事。 by Stanley Kubrick

咸濕

形容一個人: 肥的相反是瘦 溫柔的相反是粗魯 靚的相反是醜 每一個形容詞總有它的相反 那麼咸濕的相反是什麼? 如果咸濕這個形容詞是沒有相反 那麼 我証實了一件事 原來 自倉頡造字以來 都搵唔到一個唔咸濕的人 所以說一個男人咸濕 這個攻擊是無敵 如果你說自己唔咸濕 那麼你是什麼? 你百詞莫辯 我經深思後 覺得較為接近唔咸濕 應該是性冷感 但問題來了 當一個人有咸濕的問題 而另一個人有性冷感的問題 咁應該求醫的會是誰? 事實告訴我們 應該醫的是性冷感 因為咸濕是冇得醫 我再經思考 如果咸濕係缺點 唔咸濕係一個優點 當一個男仔到舞會結識異性 他理應介紹自己的第一個說話應該是 「我唔咸濕, 仲有少少性冷感」 相信這能增加魅力 我覺得最近似咸濕一詞的意思是 「我唔中意你」或「我睇你唔順」 下次當你見到你唔中意既人 或睇唔順眼既人 你說一句「你好咸濕」 有異曲同工之妙 且效果更好, 更絕

從消費者盈餘到快樂的根源

經濟學有一個術語叫Consumer Surplus(消費者盈餘) 簡而言之, 一個人從購物得出的快樂取決於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值減去實際需要支付的價值 如果你願意支付1000元, 但實際需要支付1元。你的快樂程度是999元。 所以不勞而獲為最快樂。因為成本夠低。 由消費者盈餘概念, 我想出一個Idea 有錢, 高學歷,才華 都不及靚仔所得出的快樂為高 假設由追求異性得出的快樂程度一樣 以金錢, 學歷, 才華及樣貌追求異性的條件中 樣貌所付出成本為最低 (生出黎就係靚仔, 就係吸引異性, 用錢追求要俾大筆錢, 例如買遊艇, 才華要花時間作詩, 安排鋼琴表演, 高學歷要花時間解釋理論) 換句話說, 靚仔最接近不勞而獲 所以消費者盈餘(快樂程度)為最高 所以靚仔應該較為快樂

很久之前社會流行一個形容語---「狗」。「狗」是用來形容一個人。 例如: 阿強個人好「狗」 至於「狗」是什麼意思,則無嚴格或粗鬆的定義。 在沒有理性的支持下,「狗」 最終就如劣幣驅逐良幣被淘汰使用 (相信 CHOK , KAI, 等字下場都會一樣) 通過理解狗的行為,我認為「狗」這個形容詞很準確形容某類人 狗最大特質是缺乏價值觀, 即冇所謂好與懷之分 狗不會欣賞文學, 狗不會欣賞宗教的善與愛, 狗也不會欣賞邏輯理性 所以狗不分青紅皂白, 不分善與惡, 不分美與醜 由於 狗缺乏量度價值標準(唔識點欣賞人同世界) 所以 狗只會向主人或骨頭施與者搖尾乞憐 所以狗的價值比人類低 通過建立清楚「狗」的定義 我們可以 避免成為很「狗」的人 及跟很「狗」的人交往

勤力好處

思考下, 勤力係真係好有好處 勤力既人係人生旅途會有好多人幫助 因為大部份人都唔會幫懶人 我地係唔會俾懶人不勞而獲 唔係我地接受唔到不勞而獲 重點係,我地自己都未有得不勞而獲 冇理由我未中六合彩 但我同上帝許願 希望你中六合彩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我的志願」

忽發奇想… 細個有一條好老套既作文題叫「我的志願」 奇實諗深一層呢條跟本吾係作文題 佢根本係iq test 中等智力會答醫生律師工程師 答呢d都係中等智力因為理性d諗 你個個寫呢d有幾多個真係做到 吾考慮實際情況 你不如寫你既志願係batman 變形俠醫嘜dull 再蠢d既答案係有考生以為真係問志願 我識有個朋友 真人真事。三兄弟 大仔答佢既志願係揸 巴士 二仔答揸小巴 三仔搭揸的士 佢阿爸當場噴血 我知你想講職業冇分貴賤 呢句說話既用法吾係隨意用 係有語境 個語境係同人地仔女講 我細個已經洞悉呢條題目既marking 呢條題目既答案個d乜醫生律師工程師 就係人都吾知實際呢班友係做咩 咁點解要答呢d marking 聰明既人就係歸納法做得好 上述個d職業既共通點就係搵到錢 所以聰明既同學係會睇到條作文題 真正係問 我的搵錢志願 能夠真正睇到呢條題目 仲吾係iq 200? 所以我應認為答律師醫生都係低手 呢d職業經吾起經濟周期 同民間藝術一樣會被洶汰 最聰日既答法係 我的志願是賺大錢 呢個答法係無敵 因為全句係 我的搵錢志願係賺大錢 有接受過教育都知呢句叫重言句tautology 係一定正確 而呢個就係成年人世界既marking scheme 搵吾到marking既細路會食蛋 搵到marking 既細路就係社會普遍認為成功一群